央视网消息:由中央网信办网络评论工作局与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承办的主题网评引导活动2020年“镜头中的脱贫故事”于7月23日再次启程。第一站,走进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全景式直播的方式讲述当地脱贫故事。在这里,“扶贫故事公益讲述人”张琳带我们走进一支特殊的队伍。
2013年11月,“精准扶贫”首次提出,从此一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在全国各地打响。截至2020年,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尚未摘帽,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就是其中之一。
高峰村曾是沿河县典型的深度贫困村,石漠化严重,水资源匮乏,产业发展难,在2018年以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月光光,星光光,有女莫嫁高峰郎,”是这里最真实的写照。
然而,2018年3月的一天,村里却突然多了一群陌生人,他们操着苏南口音,平均年龄不到40岁。村民们只听说他们叫做“善港村驻高峰村工作队”,但他们具体在说什么,要做什么,村民们都不知道,只是感觉像家里进了“入侵者”。但是这群人也不在乎,他们每天忙来忙去,天一亮,就扛着扫帚清扫街道,随后挨家挨户走访调研,即使吃了“闭门羹”也无所谓。他们还专门为孩子们开设补习班,陪孩子们做各种游戏,甚至还在村里放起了电影。因为这群人的到来,高峰村一下子热闹起来了。久而久之,双方之间的距离也就慢慢的拉近了。
但是工作队知道,想要真正脱贫致富,最重要还是得靠发展产业。于是,村里紧接着又出现了更多的陌生人,他们出入在田间地头,测量调研,没日没夜的开会,村民们甚至还会听到操着不同口音的人不停争执……就这样,几个月后,一套结合专家经验、满足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制定的完整高峰村产业发展计划就此诞生,这也彻底改变了高峰村158户561人的生活。
两年的时间过去了,当初产业为零的高峰村已经在山涧间建起了1000多亩的产业基地,其中包括有机农业产业园、养殖场和茶叶公园,村民2019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800元。2020年元旦,产业园区还迎来了第一次分红……
如今,江苏省张家港市善港村和贵州省沿河县高峰村,已经不再是距离遥远的两个村庄,他们因为一支工作队紧密的连结在一起。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他们早已亲人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