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在哪里】书中的美好生活

时间:2020-10-08 12:08 来源: 新闻联播 > 热点新闻 >
 

央视网消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之外,还要满足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而阅读则在精神文化生活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不仅关乎着我们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还关乎着整个民族的精神气质。今天的《小康在哪里》,就让我们一起去书中寻找答案。

卡车司机:我在路上 有书陪我?

我叫郑根源,做卡车司机15年了。我以前看书,主要是(现在开车)条件不允许,只能通过有声电台来听。像《三国演义》《西游记》这些名著之类的,(还有)我们接触不到的像武侠之类的。听《三国演义》我大概花了十几天吧,一回回地追着听,

开车的话是比较孤独、乏味的。像过了兴安盟去呼伦贝尔,有时候(跑)100公里,晚上也见不到一个人,听书会愉悦心情,反而轻松了很多。你比如说今天遇到烦心的事了,对吧?心情不好,我听有声书心情就会好起来。很多有时候生活中的困难,社会上的这些发展的这种趋势,包括我要怎么去管理车队的司机也好,这个都有。不是说我们卡车司机就是没有求知(欲)的,你看在车上开车,但是他也通过电台、通过有声书去学习。

有声书主播:读书改变了我的人生

我叫席善彬。我是从2014年开始从事有声书这个行业。我感觉这个大门好像向全世界敞开了,一门心思我就扎进去了。?

开始试音呗,试音也是读书的机会。通过这些书籍,你可以了解到别人的精神领域,广阔的一个时代背景,不知不觉中的话,你的心会长出很多触角来。(现在)生活节奏也比较快,越来越多的人都会利用碎片的时间去看电子书、去听书。我的粉丝里面有上班族、出租车司机,还有全职妈妈。即便只是为了解闷也好,只要你听进去了,我就没有白读。

读书是实打实地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就是一个纯纯的没有学历的草根,是知识完全武装了我,然后一点一点到现在这个状态。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读书,积累知识,改变命运。?

汉译名著编辑:让中国人读到更多经典好书?

我叫王曦,是商务印书馆人文社科领域的一名编辑,今年在商务(印书馆)工作大概已经有20年了,像我背后的这面彩虹墙,被称作汉译世界学术名著,我自己责编的大概将近有三十种。现在我们汉译名著的出版速度也比以前加快了,从80年代初到2010年这30年时间我们出版了400种左右,从2010年到现在,我们仅用10年的时间就出版了400种。涉及的学科也越来越丰富,从传统的政经哲史语言五大类中,又细分出许多新的学科。这两年又尝试推出周边的文创产品,比如说这个汉译名著日历 来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

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 执行董事 顾青:在中国的这个数字传媒高速发展的同时,纸书市场也在非常稳定地扩大和提升,这说明数字阅读是把中国的阅读的范围做了进一步的扩大,同时对我们出版界有一个挑战,就是深度阅读和更有趣的阅读、更有料的阅读有一种更高的需求。?

忠实读者:图书馆陪我长大?

我叫刘徵徵,从小在巴南区长大,在鱼洞老馆 ,我经历了小升初、初升高、高考,以及后来本科毕业出国。现在新馆开了,藏书也比以前丰富了很多很多。借一本书,检索快了很多很多,还能通过微信远程借书还书,甚至复印资料都已经免费。?

基本上每个礼拜都会(有)一些针对不同年龄段读者,和不同读者需求的一些活动,有一些针对性的公益课。出国读研我也选择了档案管理与图书情报专业,我也很希望留在图书馆工作,我觉得它可以点亮我们的城市,丰富我们的内心。

作家 郑渊洁:阅读是一个成本非常低的,能让你跟全世界的智者交流的一个办法,比如说我们现在谁能见到孔子呢,谁能见到爱因斯坦呢?但是你读他的书,就等于见到了他,和他交流,所以我有一句话,我在作品也经常说,阅读改变人生。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蒙曼:我们现在经常说扶贫先扶智,智慧的智,又说扶贫先扶志,志气的志。其实读书就是让我们长智慧、长志气,让我们收获物质富足的同时也收获精神的富足,而物质和精神都富足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康。

声明:本网站部分信息转载网络,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QQ:1372638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