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临津江畔的“兄妹”情

时间:2020-10-28 12:15 来源: 新闻联播 > 热点新闻 >
 

69年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张行和战友们将一名朝鲜孤儿救回阵地。在与大部队失去联系,缺少补给、孤军作战的艰苦条件下,战士们倾其所有照顾这名朝鲜孤儿达半个月,有的甚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51年秋,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夏季攻势受挫后,经过精心准备,发动了秋季攻势。临津江地处朝鲜中部,有一段位于“三八线”附近,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七军一三九师417团战士张行所在的部队就奉命坚守在临津江东岸的严岘山。这里树林茂密,为了尽快修建好防御工事,懂一点朝鲜语的张行到附近的朝鲜小女孩朴玉姬家里借了一些斧头、锯子等工具。10月中旬的一天,张行趁着轰炸间隙去归还工具时,发现玉姬家的屋子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和她相依为命的奶奶躺在地上,身体已经僵硬,玉姬趴在老奶奶的腿上,一动不动。张行回忆:

“那么个小女孩儿,她就扯了很多草盖在她祖母身上,她自己眼泪哭干了,趴在她奶奶腿上睡着了,我只能把她抱回阵地上去。”

在前线狭小的防空洞里,一群大部分年龄只有十八九岁的年轻战士面对只比他们小十来岁,失去了亲人又惊吓过度的玉姬,一度手足无措。张行抱着玉姬,喂她喝粥。为了让玉姬不挨冻,有的战士撕下自己的白布床单,做成小裙子、小衬衫给她穿上;还有的战士把捡到的美军罐头撬开,给玉姬品尝。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玉姬慢慢地好了起来。一次战斗间隙,张行的战友意外逮到了一只野兔,大家一起动手编了一个笼子将它关起来,给玉姬作伴。玉姬非常喜欢这个玩伴,一会儿摸摸兔子的耳朵,一会儿亲亲兔子的头,很开心。随着战斗越来越激烈,张行的部队和上级失去了联系,后勤补给也中断了。张行:

“敌人把我们从部队中间隔断了,我们在那里坚持,弹药打完了没有了,吃的没有了,水呢?捡到罐头盒,拉尿在罐头里面自己喝,在这种情况下,好的东西、反正能吃的东西首先供应这个孩子吃。”

食物越来越紧缺,一名外号老广的伤员因为严重营养不良而晕倒,大家还是不忍心杀掉兔子。有一次战斗回来,张行发现兔子不见了,询问后才知道,是玉姬强烈要求把兔子杀掉。随后,她还亲手把炖好的汤端给了老广,但是,老广并没有喝。张行:

“老广没喝,他说这是留给玉姬的,老广饿死了,为了把自己的粮省下来给玉姬吃。”

在战士们的精心照料下,玉姬逐渐开朗起来。她叫他们志愿军哥哥,向他们学习汉语。哥哥们打仗回来,玉姬就拉着他们的手,在防空洞里唱歌跳舞。张行:

“‘道拉基,道拉基……’唱起来了,我们大家都跟着唱起来,打完仗下来,我们有人负伤了,她就安慰我们。”

玉姬带头唱着、跳着,那一刻,每天都面临生死考验的志愿军战士们似乎找到了家的安宁与温暖。但是,必须尽快将玉姬送到后方去。张行的战友陈启尧:

“在朝鲜的时候,我们会遇到朝鲜人被炸死的情况。比如这个小女孩,我们志愿军必须去救,将她送到安全的后方,为了朝鲜人民的生命安全,我们的战友有的在朝鲜牺牲了。”

为此,张行带领全班战友立下了的誓言:不管谁活下来了,都必须负责把玉姬安全送到后方。张行:

“每一次出去打仗,我都一个一个交代:从我开始,如果我战死了,谁来照顾这个孩子,一个一个传下去的。”

到了10月底,张行所在部队终于和后方取得了联系,在防空洞待了半个月的玉姬,跟随前来送弹药的同志去了安全的后方,临走时,依依不舍的玉姬特意记下了张行的联系方式。

1953年下半年,仍在朝鲜的张行接到了一封来自中国沈阳的信。原来,玉姬转移到后方后,被送到了沈阳一所专门为朝鲜孤儿办的小学就读。之后,她还给张行寄了自己和同学们的一张合影。并表示,自己长大后要来中国,再看看亲爱的志愿军哥哥们。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他们之间的联系也中断了。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5周年时,张行将自己保存的玉姬的照片和他离开朝鲜时,平安南道安州市第一中学少年团学生写给志愿军的两份感谢信捐赠给了长沙市档案馆。长沙市档案馆接收征集部部长丁浩拿出一份署名崔大琳的信告诉记者:

“这封信上写的意思就是,朝鲜战后重建快速开展,中国的帮助让他们实现了粮食丰收。她十分想念志愿军哥哥,希望能够握手道别,但是没有办法,只能通过这封信来表示想念。”

回忆起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经历,老兵张行仍然久久不能平静。他说,战争惨烈,刻骨铭心,希望人们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声明:本网站部分信息转载网络,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QQ:1372638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