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等英雄何模样,首开北大荒?

时间:2020-07-25 12:24 来源: 新闻联播 > 热点新闻 >
 

新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聂绀弩的一首《北大荒歌》的诗作,将我们的视线迅速聚焦到我国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松嫩平原一带。这里曾经“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和苇塘”;这里也曾“红旗扬,好风光,生产大军上战场”;这里还曾“向龙王要水,向地藏要矿,向土地要粮”;这里最后“林立水塔烟囱,毗连楼阁会堂,果树千百垧,粮米万斤仓。”

这里就是北大荒,更是今天的北大仓!

今天来到《乐龄唱响》舞台的北京北大荒合唱团,就是这样一群曾经将自己的青春与激情无私奉献给这片黑土地的“知识青年”。他们在上个世纪60年代响应国家支援边疆建设的号召,高举垦荒旗帜,在第一代北大荒创业者的言传身教下,为北大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北京北大荒合唱团集体亮相

英雄的故事我们听过太多,但其实更多的是被时代大潮裹挟着前进的普通人的经历。今天我们就缩小历史的透镜,听听这些在宏大社会背景下,平凡人真实的心声。

1

李吉

懵懂少年初进荒原

忧郁眼神思乡心切

2

李爱媛

艰苦环境巾帼不让须眉

女拖拉机手泼辣人胆大

李爱媛曾经是一名光荣的女拖拉机手

除了与狼相伴,春天播种时站在地头,经常半个身子都是黑的,全是蚊子;夏天用铁耙子清理被堵住的大犁,十个手指头会烫出九个水泡;秋天翻地时,因为天气冷,腿冻得没有知觉了,需要师父把她从大犁上抱下来;冬天,要自己修车,上山伐木!

尽管工作如此繁重,条件如此艰苦,李爱媛还是凭着泼辣、胆大的性格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3

秦玲

年轻战友长眠大荒

逝者如斯一路走好

为了开发建设北大荒,有许许多多的知青像当年的转复官兵一样,在黑土地上英勇捐躯。虽然他们的人生如流星之倏忽,但却显得格外鲜明。他们永远守望着这片青春的处女地和至今依然战斗在这里的北大荒人。

团员秦玲就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她的战友牺牲奉献的故事。

潘金根同志是在生产过程中,从高处不慎掉落去世的。英年早逝的潘金根,我们已经无法找到他的照片,这张从墓碑上截取下来的照片虽然模糊,但依稀可见他英俊的面庞和充满希冀的眼神。潘金根战友,你安息吧,我们这一代人正支撑起祖国的脊梁完成你未完成的事业。

潘金根,一路走好!

当年的风和雨、悲与壮、泪和血、思与情都将是一代知青说不完、道不尽的永恒话题。对国家的无限忠诚和信任,使北大荒的开拓者们,心甘情愿放弃个人的恩怨得失,几十年如一日,忍辱负重,无怨无悔。他们对祖国、对人民、对北大荒不求索取,只求最大限度的奉献、再奉献……

也许我们记不住每个合唱团员的名字,但起码让我们记住他们的青春样貌,以此感谢他们为国家、为北大荒做出的巨大贡献!

合唱团员也曾经是“田间青年皆俊秀,陌上少女美红妆”。

艰苦卓绝的垦荒生活铸造了他们刚毅顽强、百折不挠的北大荒性格;复杂的社会环境培养了他们刻苦学习、勤于思考的北大荒气质;人生道路坎坷、重重的磨难成就了他们自强不息、勇于开拓的北大荒精神。在《乐龄唱响》的舞台,我们真的听到了这种精神带来的力量!

《乐龄唱响·全国老年合唱大赛》

首播 CCTV-1

每周日 17:00

重播 CCTV-12

每周日 20:15

每周一7:20

声明:本网站部分信息转载网络,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