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今天(2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指出,要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那么智能建造“智能”在哪?它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变化?
智能建造,简单说就是把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运用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去。目前,在我国建筑业中,工业化、信息化程度较低,科研投入比重不高,施工安全、建筑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建筑垃圾产生量多,能源资源消耗及污染排放大等问题亟需解决。推进智能建造的目的,就在于解决这些问题。
《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年,力争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专家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两新一重”建设,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是将来一段时间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重要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