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地处吉林西部的白城曾经以“干旱少雨风沙大、泡塘干涸盐碱化”闻名。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重大水利发展战略“河湖连通”工程的实施,连通了各条水系,改善了生态环境,夯实了幸福指数。曾经的“风沙之城”发展成河湖互济、草茂粮丰、鱼兴牧旺、碧水蓝天的“鱼米之乡”。
眼下秋收已近尾声,镇赉县民主村的老乡们一边忙着收割丰收的水稻,一边和收购企业谈明年的订单。
历史上江河交错的白城上世纪90年代后连年干旱少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8条主要河流有7条连续12年断流,白城人均水资源量仅有全国平均值的53%,耕地亩均水资源量仅有全国平均值14%。风沙干旱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
2013年,白城“河湖连通”生态工程启动。利用自然水系和兴修的水利工程,把汛期嫩江、洮儿河等富余洪水资源存蓄到天然湖泡湿地中,形成纵横交错的水系网络。目前,已累计连接到湖、泡、水库124个,引蓄洪水近21亿立方米,增加农田灌溉水量近5.5亿立方米。白城粮食产量连年提高,白城也成为全省水田第一大市。2013年到2019年,白城市改善和恢复湿地面积640平方公里,恢复草原、芦苇面积105万亩。天鹅、丹顶鹤等珍稀鸟类又陆续来此繁衍生息,白鹤栖息数量由500多只增加到3800多只,占全球白鹤的95%。
在大安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河蟹养殖户程成正忙着往全国各地发货。家乡有了水,曾经在外打工的程成选择回乡创业。
“河湖连通”工程实施后,白城水面增加到180万亩,水产品产量和养殖户收入逐年增长。白城市荒漠化土地面积也由过去的1599万亩减少到1042万亩,风沙强度明显减弱,空气优良天数占全年监测总天数的93.7%。